【軟體測試實務】QA 工程師的三種歸屬:獨立、依附,還是左右為難?

上一篇文章 中,我們討論了 QA 都會遇到的經典問題,並探討了 QA 的價值與責任歸屬。今天,讓我們繼續深入《軟體測試實務》這本書,聊聊另一個息息相關的重要話題:QA 在組織中的定位。

身為一位軟體工程師,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什麼有些公司的 QA 會直接跟 PM 報告,有些卻是跟著 RD跑?又或者,你所在的公司正在討論要如何調整測試團隊的位置?讓我們從《軟體測試實務》這本書中,一起來看看不同組織架構下的 QA 團隊究竟各有什麼優缺點。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 QA?

書中的這個提問觸及到 QA 角色定位的核心。是要成為在開發初期就開始預防問題發生的守門人,還是專注在系統開發完成後進行全面測試的驗收員?這個選擇決定了 QA 在組織中的位置和賦予的權限。

究竟是「事前缺陷預防者」還是「事後問題處理者」?

這個問題其實也反映了當前軟體產業中 QA 的三種主要組織模式。

歸屬 PM 底下的 QA:商業導向的把關者

如果是附屬在 PM 底下的 QA,通常也被稱為 QC(品質控管),工作場景可能會是:

「這個功能要趕在下週上線,你大概測一下就好。」

「客戶說想先看大致設計,我們先上線再說。」

「這個是小問題,之後再修,我們先求功能完整。」

聽起來很熟悉嗎?相信不少 QA 都曾經面對過這樣的情況。我在擔任實習生時就遇過好幾次,系統上線前發現了一些邊界條件(Edge Test)的問題,但在進度的壓力下,這些「小問題」往往被忽略或者擱置。然後呢?隔天就收到客戶反饋,遇到了這些所謂的「小問題」。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這些被忽視的「小問題」慢慢堆積成了技術債,最後反而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處理,如果再遇到資深工程師不斷出走的情況,那這技術債想必會一直累積下去。這個時候,QA 的專業建議經常被進度壓過,變成了一種「事後補救」的角色,而不是「事前預防」的把關者。

優點

  • 更貼近業務需求
  • 能快速回應客戶反饋
  • 對商業邏輯掌握度高

常見問題

  • 品質容易為進度讓步
  • 技術深度可能不足
  • 新人培訓往往以成本為主要考量

關鍵在於,身為 QA,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發揮影響力?要如何讓團隊理解,品質不是阻礙進度,而是保障專案順利進行的必要投資?這需要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也需要足夠的溝通技巧來說服團隊成員。

依附 RD 團隊的 QA:技術型的測試者

這種類型的 QA 通常較為技術導向,可能會寫程式,甚至參與自動化測試的開發。就像是:

「我不只要找到 bug,還要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 bug。」

「自動化測試腳本給 QA 寫。」

「這段程式碼的覆蓋率不夠,需要補測試。」

優點

  • 技術理解度高
  • 能夠開發自動化測試
  • 與開發團隊溝通順暢

常見問題

  • 與 RD 相比話語權較低
  • 容易忽略使用者體驗
  • 過度關注技術細節(或覆蓋率)而忽略整體品質

這種類型的 QA 的主管通常是 RD,問題視角偏向技術導向,例如「使用什麼框架、CI/CD 工具」而不是「怎麼溝通?」、「QA 在產品流程扮演的角色?」和「怎麼管理測試?」等等,這樣的組織模式容易忽略產品細節和真實用戶的使用體驗。

獨立的QA部門:理想與現實的拉扯

組織上會與 RD 部門平行,比較常出現在規模大產品多的公司,例如 Google、Apple。

優點

  • 擁有完整的知識體系
  • 測試標準一致性高
  • 專業性強

常見問題

  • 部門間溝通成本高
  • 容易形成資訊孤島
  • 流程可能過於僵化

在實際工作中,我發現最關鍵的是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比如說定期安排跨部門的會議,即時同步項目進度和變更。也嘗試引入一些協作工具,讓部門間能夠資訊互通。

獨立的 QA 部門不是要成為一座孤島,而是要成為連接各個團隊的橋樑。這樣的模式需要在保持專業獨立性的同時,也要有足夠的靈活度去適應不同項目的需求。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需要不斷地調整和改進。

最重要的是,QA 部門的獨立性不是目的,確保產品品質才是。有時候,打破一些既定的流程規範,反而能讓測試工作更有效率。

思考與建議:如何選擇最適合的組織架構?

其實沒有一個完美的組織架構,重要的是找到公司的:

  1. 產品特性
  2. 團隊規模
  3. 開發文化
  4. 業務需求

組織架構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一開始附屬在 PM 底下,隨著團隊和產品的成長,慢慢發展出專職的 QA 團隊。也有原本是獨立的 QA 部門,後來為了提高效率,把部分 QA 分散到各個專案組的。

寫在最後

無論 QA 歸屬於哪個部門,書中強調最重要的不在於找出所有的 bug,而是如何幫助團隊建立起更好的品質文化。

我的一些思考

在日常開發中,我發現 QA 的角色定位往往會直接影響產品品質。一個好的 QA 不應該只是被動的測試執行者,而是要主動參與需求討論、提供測試建議,並與團隊共同打造高品質的產品。

無論是歸屬於哪個部門,最重要的是 QA 要堅持專業價值,持續提升技術能力,在確保產品品質的同時也要能有效地與各方溝通協調。

延伸閱讀

Getting Rid of QA Engineers is a Mistake – Medium